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发布时间:2018-04-25 18:0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 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古菱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余为完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年前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大象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曾生整“这次无意中发现的活信化石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阳息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昨日,信阳市息县文物局局长孟凡拿着中科院的鉴定报告激动地告诉记者。数天前,该县送检的一份化石样本,被中科院专业机构鉴定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目前,息县文物部门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沟通,拟进行抢救性发掘便于科学研究。 孟凡介绍,2017年12月22日,一支施工队在地处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施工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裸露。这些零散骨骼散落在面积约9平方米的河滩上。 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并及时向信阳市文物部门报告。很快,一份标本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不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具报告:息县河滩发现的动物骨骼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 据了解,古菱齿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非洲象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 孟凡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经于上周前往化石发现地进行勘察。经过初步勘察,专家指出这批化石是已经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此前发现的化石,多为古菱齿象的身体局部骨骼化石。孟凡介绍,古菱齿象化石在淮河息县段发现,说明几万年前息县气候温暖、湿润,有丰富的平原林地,适合大象的生存。此次化石的发现,对象类的演化与地理分布、气候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淮河流域气候、环境、生态、生物演化与绝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近信阳普降大雪,不适宜进行发掘。”孟凡说,待天气条件允许,专家将对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用于科学研究,条件允许的话,复原的化石有望向公众展示。(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 文图)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余为完古菱齿象化石
[摘要]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年前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大象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曾生整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活信化石“这次无意中发现的阳息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县发现保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存较齿象”昨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九县市“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集中开工
- 昭通市职工球类运动会燃情启幕 永善巧家篮球揭幕战引爆全场
- 汉阴县实验小学太平校区:以“劳”树品德 以“动”促成长
- 泉州市新增一批省级科技特派员
- 打听同事工资被辞退?企业薪酬管理有权但不可过度任性
- 格拉司通携手Miru推动动态电致变色窗技术规模化发展,企业经营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4日)
- 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前4月超390万标箱
- 奶茶控看过来!阿萨姆奶茶
- 集成扣板墙装修效果图
- 央企军团:中电建、中核、华电、大唐、华能、中广核、三峡、中粮、华润等,驱动光伏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
- 周宁县:方寸地变“增收园”
- 前IW组开发者:《使命召唤》系列创意枯竭了!
- 从南到北卖断货!好巧沙糖桔汽水终端铺货风暴,你错过了吗?
- 韩知名生物科技企业MGINBIO 产品获FDA认证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健康】风尚中国网
- 全国首批钠离子汽车动力电池在宁德出海
- 邓肯亲笔信:感恩拥有梦幻旅程 对一切感到敬畏
- 枞阳县供销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集成扣板墙装修效果图
- 汉阴公安交警联合多部门开展货车专项整治行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